《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8月20日,俄罗斯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一架图-22M3战略轰炸机疑似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击中并且起火燃烧。这次损失也得到了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承认,但俄国防部并未在声明中指出战机起火的具体原因,仅表示空军基地中的一架轰炸机发生了火灾,但是很快就被扑灭了,而且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乌克兰军方则表示,空军基地中受损的俄图-22M3实际上是2架。如果乌克兰方面宣布的情况属实,那么这次袭击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失显然相当惨重。令人感觉到难以置信的是,俄罗斯Soltsy-2空军基地距离俄乌前线超过600公里,乌克兰军队能够使用无人机完成如此远距离的打击,确实令人十分惊叹。
▲图-22M3被无人机摧毁,图片来源:网络
图-22M系列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1970年代开发的可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该机经过了多次改型。图-22M0是最早的试验机型号,一共生产了9架。图-22M1则是测试机型,也只生产了9架。图-22M2从1972年开始进入生产,1983年停产,总共生产了211架。图-22M3作为其中最成熟的机型,在1977年完成了首次飞行。它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3马赫,到1993年时总共生产了268架。但是截止到2019年,俄罗斯空天军中只剩下了62架图-22M3还在服役。图-22M3与俄罗斯的图-160“海盗旗”,图-95“熊”共同组成了俄罗斯空天军的战略轰炸机“铁三角”。但由于图-22M系列的生产线早在90年代就已经关闭了,因此俄空天军中的图-22M系列真可谓是损失一架就少一架。
▲俄空天军的图-22M3,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对图-22M系列的使用一直都“非常谨慎”。除了2次大事故之外,只有一架被击落的记录。俄空天军的图-22M3的2次大的事故,一次发生在2017年,一次发生在2019年。2017年事故中的那架图-22M3因起飞中止冲出谢科夫卡空军基地跑道,飞机也彻底报废。2019年一架图-22M3在训练飞行后,试图降落在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的奥莱尼亚空军基地时发生故障,轰炸机硬着陆后发生机身断裂坠毁。
▲2019年坠毁的俄军图-22M3,图片来源:网络
战损方面,1995年,俄军在车臣战争中曾使用图-22M3对格罗兹尼附近进行过打击,未有被击落的记录。但是在俄格战争开打后的第二天,2008年8月9日一架俄罗斯以图-22改装而来的图-22MR侦察机在南奥塞梯被格鲁吉亚防空“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击落。2017年,俄罗斯出兵干预叙利亚冲突后,有至少6架图-22M3参与了对代尔祖尔地区目标的空袭行动,总出动架次超过了60次。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俄军的图-22M3也多次参与了军事行动,不过也遭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战争损失。
▲俄空天军的图-22M3遇袭,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5月,乌克兰就曾使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境内的恩格斯和迪亚吉列沃两个空军基地。其中一架停放在迪亚吉列沃空军基地中的,战术编号为“RF-34110”的图-22M3就遭到了袭击。从网络上流传出来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看出,这架图-22M3的水平尾翼和发动机尾喷口损坏严重,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的那架轰炸机还有被修复的可能性。但是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图-22M3显然就没这么幸运了,这架轰炸机已经彻底被毁,这不仅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第一架被彻底摧毁的图-22M3,也是自2008年之后俄军在战场上损失的第一架图-22M3了。
▲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图-22M3,图片来源:网络
俄军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图-22M3遭到打击,一方面是因为俄军自己的疏忽大意,另一方面也说明俄罗斯内部可能已经早到了乌克兰“特工小组”的渗透。此次遭遇袭击的Soltsy-2空军基地位于俄罗斯的诺夫格罗德州,距离该州首府诺夫哥罗德也不过只有72公里的距离。该基地中,驻扎了俄罗斯第22近卫重型轰炸机师的部队。该师下属第184重型轰炸机团,第40混合航空团等部队,它们有不少图-22M3战略轰炸机。按照常理来说,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图-22M3理应停放在机库中,然而俄军自以为这座基地不会受到乌克兰军队的袭击,因此完全疏于防范。俄军不仅没有对机场周边严加设防,而且将这些图-22M3完全暴露在空地上,这才给了乌克兰军队“偷袭”的机会。
▲Soltsy-2空军基地中的图-22M3,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袭击该基地的,可能并非是乌克兰军队的远程无人机,因为这座基地距离前线数百公里,乌克兰军队根本没有能完成如此远距离打击任务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退一步来说,即便乌克兰军队真的有,也不太可能穿越650多公里而不遭到俄罗斯的阻拦。考虑到近期俄乌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以“四轴无人机”为基础改装而来的自杀式无人机,另外美国在此前的多轮军事援助中,也给了乌克兰军队不少“弹簧刀”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作战范围可达十几公里,飞行速度可以超过100公里每小时。由于体积太小几乎很难被发现。因此有说法认为,这次袭击就是乌克兰军队利用这种小型无人机完成的。
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最符合事实,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就证明乌克兰的“渗透小组”早已进入了俄罗斯境内,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此前袭击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也很有可能是乌军的这类组织完成的。
▲克里姆林宫遭遇无人机袭击,图片来源:网络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损失也足够让俄罗斯“肉疼”了。一架造价1万或者几万块钱人民币的小型无人机,携带数量不多的炸药,就能彻底摧毁造价数千万美元的战略轰炸机,如此性价比实在是高的吓人。俄军接下来的工作,不仅是要对重要的空军基地严加防范了,毕竟这也是处于“战争状态”。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得找到破解这些无人机“偷袭”的好方法了,不然更惨重的损失,或许就在后边等着俄军呢。